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资讯 >> 
世界资讯:超百万吨级“海底巨碗”长啥样?

时间:2023-06-03 21:52:51    来源 : BRTV首都晚间报道


(资料图片)

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远、在海床约800米底下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中国海油集团宣布,我国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投用,每年封存量达30万吨,总计超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我国加速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近年来,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迅速,具备了大规模实施的工程能力,系列示范项目加速落地运行。

在海南,国内首个凝析气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先导试验基地——中国石油海南福山油田,通过将捕集的二氧化碳用做油气田的“助采剂”,成功让濒临报废的低压反凝析油气藏恢复生产。莲4断块自2022年7月恢复生产以来,累计产油6100吨、产天然气570万立方米。采用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混相驱开发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油气产量,同时还能将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

在海上,中国海油开展“岸碳入海”研究,已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集群项目,将捕集大亚湾各石化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海上进行封存,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出一条新路。

来源:新华社、央视网

编辑:胥兵

责编:段忠俊

标签:

热门推荐

X 关闭

X 关闭